南朝北都

TLOVM:Gilmore x Vax'ildan
死神BLEACH:平子真子x猿柿日世里
fate系列:吉尔伽美什x阿尔托莉雅
高达seed系列:迪亚哥x伊扎克

今天看完了LOTR-the Two Towers。作为承上启下的一部,既需要交代很多人物关系和感情铺垫,又要进一步展开剧情,比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精彩,也比the Return of the King单纯,是我在三部当中最喜欢的一部。

重温魔戒,我仍然认为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系列电影没有之一,不论看几遍,我仍然会不由自主沉浸其中,跟着笑跟着哭跟着尖叫,能打动我的瞬间太多,有太多让人动容的台词,而演员们精彩的演出更为之加持。

在第二部的后半段,洛翰(Rohan)国王希尤顿(Theoden)带着500死士死守号角堡(Hornburg),萨茹曼(Saruman)的一万白手大军兵临号角堡下,是为圣盔谷战役(the Battle of the Helm's Deep)。夜幕降临之前,希尤顿问他的部下,我看上去怎么样?他得到回答,您看上去像一位国王(希尤顿之前被萨茹曼掠攫心神,做出过许多错误的决断,包括亲手造成亲生儿子希优德(Theaodred)的死亡),您的人们愿意追随您,与您并肩,为您而战,为洛翰而死。希尤顿此时反问,即便正是这样的国王,造成了今日的战争?(英文原句更让人触动,之前看的时候忘记记下来,现在记不真切了,只叙述大概意思)这一处的细节处理非常棒,背着光的国王和战士,战斗前的披戴战甲和自我诘问,巨大的伤痛来自过去,恐怖的威胁兵临城外。

关于这一部分,一方面洛翰人的设定参考了盎格鲁撒克逊人和东哥特人,另一方面他们孤立无援的处境也有所影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绥靖政策和张伯伦;至于此前的第一次艾森河渡口之战(the Battle of the River of Isen),亦是第一次对战争场面远距离的描写,希尤顿在此役中丧子,则很容易联想到波兰闪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自洛丝萝林(Lorein)分别后队伍分散为三队,一方面是阿拉贡(Aragorn)、莱戈拉斯(Legolas)、吉穆利(Gimli)支援洛翰,之后还有刚多尔夫(Gandalf)、伊欧墨(Eomer)的天降奇兵;一方面是梅利(Merry)和皮平(Pippin)从白手军中逃脱,与恩特(Ent)们同行,大战于艾辛堡(Isenburg),我第一反应是诺曼底登陆;此外弗罗多(Frodo)和山姆(Sam)在北边的黑门(Bkack Gate,魔都的正门)没有突入,而是一路南下顺着安都因河往冈多城奥斯吉利亚斯(Osgiliath)方向去(说真的看着他俩我脑子里总在过着爱因斯坦、胖子、小男孩这几个词)。

说到奥斯吉利亚斯,正好应当解说一下第二部副标题“双塔奇兵”。这里进行一部分引用:

首先解释为什么托尔金给出了两种答案,必须了解当初他在写魔戒的时候是用12年时间将作品一气呵成的写完,并没有将作品写成“三部曲”的任何想法。但是很不幸,魔戒全书的最终完成是在1949年,这个时候二战刚结束,整个欧洲的物资都十分匮乏,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纸张都很稀缺和昂贵。所以托尔金一贯的合作伙伴乔治-艾伦&昂温出版公司觉得把这部约50万字作品发行的风险简直无法忍受,希望慎重考虑,托尔金一怒之下另找别的出版社,但没有一家是真心合作。到了1954年,托尔金只好重新找到乔治-艾伦&昂温出版公司,双方商讨的最终结果是将作品分拆为三部,相隔12个月分别出版,托尔金花了不少时间把作品一分为三并给其定名,这就是魔戒的三卷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The Two Towers,The Return of the King

在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结尾部分的注解中,托尔金写到“The second part is called The Two Towers, since the events recounted in it are dominated by Orthanc, ..., and the fortress of Minas Morgul ”

(第二部分叫做《双塔》,是因为故事发生在萨茹曼的要塞欧散克,……以及米纳斯·莫古尔堡垒)

如果托尔金只这样写那问题就算了,但他在同年给乔治-艾伦&昂温出版公司副总裁雷纳•昂温的一封信当中,他又写到“I am not at all happy about the title The Two Towers.It must if there is any real reference in it to Vol.II refer to Orthanc and the Tower of Cirith Ungol. But since there is so much made of the basic opposition of the Dark Tower and Minas Tirith, that seems very misleading”
(我对《双塔》这个标题并不很满意。如果第二卷必须是这个标题那应该是提及欧散克塔和西力斯昂哥(佛罗多离开蜘蛛巢穴后看到的塔)。但是现在这个标题更多的让读者的基本观点觉得双塔是邪黑塔(巴拉多塔)和米纳斯提力斯,明显让人严重的误解)

所以托尔金当初在给三部定名的时候,可能自己都没有完全想清楚究竟是哪种解释,方才出现了这两种不同的答案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3349117.html?si=6&wtp=wk)

也许这个地方会出现一般所说的“过度理解”问题,但是站在我作为冈多(Gondor)摄政双王子粉的角度来看,我几乎把博罗米尔(Boromir)和法拉米尔(Faramir)视作一条暗线的主角,无怪乎对我而言的“双塔”更接近于“双城”,即旧都奥斯吉利亚斯和新都米纳斯蒂利斯(Minas Tirith)。冈多摄政王迪耐瑟二世(Denethor II)是一位睿智坚强的人,然而他通过真知晶球窥见索隆(Sauron)的力量,却从而绝望。在得知埃尔隆德(Elrond)即将召开林谷会议之后,派遣他心爱的大儿子博罗米尔前去将魔戒带回冈多,而留下不待见的小儿子法拉米尔镇守太阳城,奥斯吉利亚斯。然而奥斯吉利亚斯失守,博罗米尔阵亡;冈多防线退败到米纳斯蒂利斯,奥斯吉利亚斯的姐妹城,星星城,警卫堡。

相比之下,我不得不客观地说,霍比特人也许算得上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却很难说是一部能登殿堂级别的好电影。魔戒中有太多精彩绝伦的战争场面,一方面有二战的影射能够参考,另一方面战术和兵法的应用都非常考究、独到(原文中对于冈多防守战的描写堪称经典);而这正是霍比特人的故事所缺失的:它本就是一个又薄又简单的睡前童话。在最后的五军之战中,孤山前五军会师,密林军与铁足军兵戈相见,精灵的阶梯军阵用的太生硬,又非要用鸟瞰拍出大场景,结果看起来非常可笑;而矮人军队的战斗因为非常朴实无华乏陈可表,甚至没有正面的刻画。这样的场景,怎么能让看惯了魔戒中让人热血沸腾身临其境的战争场面的观众不遗憾失望呢,既然有胆量把片名定为五军之战,关于战争的描绘却这么单薄,又缺乏对参战人员的背景、感情铺垫,还缺乏令人感动的台词、对白、刻画,因而很难让人身同所感,有所触动。

不大客气地说,我并不认为霍比特人的小说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本子,因此我翻它的次数很少,甚至不确定我是否完整看过一次。这个系列电影的定位也许本就是商业片,观众群一方面是小说系列的粉,一方面是前作魔戒电影系列的粉,另一方面则是第一次接触、不了解背景、也许对其中的演员们有兴趣的粉。很遗憾的是,我三者都是,因此对它的期望却并不是商业片,也因此会更加苛刻吧。

今天先说到这,太困了,一个字一个字地打了俩小时字,用完了整整一管电。明天看第三部。

欢迎同好交流、指正。

(配图是白城米纳斯蒂利斯,第三部中将会有一场我个人认为最宏伟浩大的战斗:米纳斯蒂利斯战役。)

评论

热度(4)